爱新觉罗•胤礽(yìnréng)(1674年6月6日至1725年1月27日)是清朝宗室、清朝和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公开登记的太子。清圣祖玄烨的第二个儿子,母亲是仁孝皇后(孝诚仁皇后)赫舍里氏。除了康熙皇帝早逝诸子外,还有皇子。
胤扔刚满一岁时,因其兄弟、长子承虎幼战被确定为太子。胤扔从小聪明好学,文武兼备。他不仅精通百首经典诗歌,还精通满洲弓马骑射;他成长为后代皇帝的祭祀,多次监督国家。他取得了良好的成绩,在国内外都很有名,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康熙皇帝的负担。康熙皇帝三十五年(1696年)2月,清圣祖康熙皇帝北征噶尔丹,特命胤礽监国,后清圣祖北征一直让胤礽监国理政。康熙皇帝四十一年(1702年)9月,胤礽侍驾南巡,以病留德州而止。四十二年元月,仍侍驾南巡。康熙四十七年(1708年)9月,胤礽以罪废拘系于咸安宫,当年12月被释放。康熙四十八年(1709年)3月,胤礽被复立为太子。康熙皇帝五十一年(1712年)10月,再一次以罪被废除,依然禁锢在咸安宫。自此多次有推荐其复立的推荐,但康熙皇帝仍然未再立胤礽。
雍正帝继位后,改名为“允仁”,雍正二年(1724年)12月14日(公历1725年1月27日)幽死,终年51岁。之后被追封为和硕理亲王,葬在黄花山(今天津市冀州区)理亲王园宿舍,有《康熙朝雅颂集》、《晚晴关诗汇》等作品。